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共绘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新图景

长三角招商网3年前 (2021-07-10)新闻中心442

  日前,在江苏无锡举行的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要探索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沪苏浙皖共绘旅游一体化发展新图景,共谱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曲,携手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孟夏时节,位于滁州市来安县与南京市六合区交界处的池杉湖湿地公园尽披绿装。游客乘坐一艘小舟,划开平静的湖面,绕着茂密的千亩池杉林游览,犹如进入雨林穿行探险。池杉林深处,鸟儿星星点点,或盘旋高空,或站立枝头,或浮潜水中,一唱一和,彰显着生命的律动。多年来,围绕池杉湖湿地公园,来安县和六合区共同开发建设、共同管理保护、共同分享红利,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推进皖苏合作共赢的典型样本。

  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是全国旅游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国家5A级景区占全国21%,度假区占全国43%,旅游总收入占全国18.8%。进入新发展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三省一市深化合作交流创造了更大空间和机遇。

  从共同建立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到合力推出长三角区域“名城、名镇、名村、名山、名湖、名园、名馆”国际精品旅游线路、“高铁+”旅游等系列区域主题产品,再到共同主办新四军“东进之路”长三角红色旅游主题推广活动……近年来,沪苏浙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在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人才开发等领域加强对接,在项目建设、市场监管、服务提升等方面深化合作,不断开启长三角文旅发展新格局。

  随着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走深走实,区域内的红色资源正连点成线,成为一道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近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在金寨县举办长三角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合作交流活动,推出22条长三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畅游红色景区、感悟党史文化提供详尽的“导览图”。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袁华说:“长三角拥有共同的红色记忆、红色血脉,三省一市将推进红色旅游资源共享、线路共推、信息共用、市场共拓,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共同塑造长三角红色旅游品牌新形象。”

  5月2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安徽省旅游市场“红名单”和“黑名单”,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等56家单位上榜“红名单”,巢湖青年风采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单位被列入“黑名单”。这是根据2019年沪苏浙皖共同发布的《长三角地区旅游领域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守信行为认定标准和联合激励措施(试行)》《长三角地区旅游领域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联合惩戒措施(试行)》,我省首次公布旅游市场“红黑名单”。

  “根据相关规定,列入‘红名单’的市场主体将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则将受到依法限制或禁止市场准入、限制获取专项资金等惩戒。”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处长杨龙介绍,目前,沪苏浙皖统一旅游诚信“红黑名单”标准和奖惩措施,覆盖长三角地区的旅行社、星级饭店及A级景区,为游客权益保驾护航。

  “沪苏浙皖正营造旅游市场‘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区域信用发展环境。未来,行政审批、综合监管、金融服务、行业自律、市场合作等方面将推动实施全过程信用管理和联合惩戒。”杨龙说。

  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离不开标准一体化、市场监管一体化。近年来,沪苏浙皖文旅部门坚持共管旅游市场,推进信息互通、标准互认、执法互助、安全同行,推行“无障碍旅游”。三省一市共同制定《房车旅游服务区基本要求》《果蔬采摘基地旅游服务规范》等长三角旅游标准,启动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通过相关章程,我省还牵头制定了长三角《旅游志愿者服务规范》。

  近日,200余名杭州市民从杭州东站出发,乘坐高铁旅游专列抵达潜山市,畅游5A级景区天柱山,欣赏五千年文博园大型实景光影剧《天仙配新传》,在领略安徽秀美的山水风光的同时,感悟江淮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天柱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高铁旅游专列的开行给长三角市民提供了一条内涵丰富、体验独特的生态健康高铁旅游快车道,将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客流引向天柱山,也把天柱山品牌推向了长三角乃至全国。”

  沪苏浙皖互为最大的客源地,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企业得到发展,各地游客享受便利,一方百姓更收获“真金白银”的实惠。

  作为跨省景区,池杉湖湿地公园不仅为安徽流转土地的群众解决安置问题,也为江苏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两地农民放下锄头,进入园区,变成船工、园丁或导游,守护着湿地公园,更守护着迁徙的候鸟。来安县雷官镇杨渡村村民许志平今年55岁,已在湿地公园工作11年。“家里20亩地,以每亩每年六七百元的价格流转给湿地公园。我在园区负责游船调度,每月收入五六千元。”许志平欣喜地说。

  “整个园区,来自皖苏两地的务工者有100多人。”池杉湖湿地公园董事长助理赵年生说,多年来,湿地公园不仅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和增收,它更像一根纽带,将安徽和江苏紧紧联系在一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池杉湖湿地公园成为皖苏两地政府和政府、企业和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进行参观交流、洽谈合作的重要平台。”(本网记者 张理想)

  6月3日,记者走进安徽亘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声响不歇,工人们在各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忙碌。生产线上,原料经过专业焊接、粗加工、热处理精细加工等工序制成成品,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

  安徽亘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风力电动机设备及相应配套服务企业,于2017年4月签约落户宣城市郎溪县新发镇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由上海亘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今年前5月,我们企业产值达到3007万元。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离不开郎溪县对企业在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该公司财务总监简梦林说道,为更好承接国际市场、服务国内客户,公司计划加大投资,建设郎溪二期智能制造项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同样位于新发工业园区的安徽信宇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下水管道企业。“企业从浙江杭州那边搬来,郎溪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项目投资的重要原因。落户3年来,政府从我们入驻到企业环保、安全生产、招人用人,给予了大力支持。”该公司负责人姚建新介绍,1月至5月,企业产值达1129万元,同比增长20%。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争取今年产值比去年有大幅度的提升。

  郎溪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选优配强招商队伍,围绕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重点瞄准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尤其瞄准世界、中国、民营“三个500强”企业,以及央企、国企等大企业、大集团,开启“一把手”招商、驻点招商、全员招商等精准招商模式,坚持“以投资强度论英雄、产值效益论英雄、亩均税收论英雄”,全力补齐短板,推进郎溪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月至5月,郎溪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来自沪苏浙项目22个,占比73.3%。

  “我们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的理念,建立‘牵头领导领起来、分管领导办起来、责任部门沉下去、兄弟单位推上去’的合力运行项目推进机制,在营业执照、项目备案、环评安评、规划报审、施工许可等环节提供手续办理‘一站式’服务,多维度、多渠道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开工。”郎溪县招商合作服务中心主任谢义宏表示,接下来郎溪县将紧盯上海、南京、杭州等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招商,把以商招商作为最有效的招商着力点,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郎溪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网记者 罗鑫 本网通讯员 余克俭)

  在南京浦镇车辆厂生产一辆高铁,配件去哪里采购?答案是安徽汊河!“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国内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进行主辅分离改制的机会,积极承担产业转移,实现了轨道交通装备从无到有的突破,已经成为中车集团轨道交通重要零部件供应基地。”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敏香介绍。

  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盛世高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工人们在自己的工位上各司其职,热火朝天地生产、检测用于动车、地铁的车门、电源控制箱等。

  “我们是最早入驻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的企业之一。”盛世高科公司副总孙剑群介绍,2011年,公司业务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原先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在不断权衡、筛选之下,公司看准汊河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的机会,从南京迁至汊河产业新城。

  “汊河到位于南京顶山的整车厂大约20公里,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这是盛世高科选择汊河的主要原因。”孙剑群介绍,转移至汊河后,盛世高科发展平稳,每年产值近亿元,两期项目均已投产,项目用地从50亩扩大到144亩。

  来安县汊河镇,距南京江北新区仅13.5公里,地缘相连让两地建立起了天然的联系,每天向南京输送蔬果120吨,曾是南京地区的重要“菜篮子”。近年来,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时代风口中,汊河这个小镇紧抓机遇,乘风而起,开始深度融入长三角,参与产业协作分工。

  2010年,汊河新区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利用安徽省轨道检测中心、轨道研究院等现有平台,承接其中下游产业,不断壮大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铁路客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填补了安徽省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南京隆建泰铁路车辆电器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汊河,该公司原本是浦镇车辆厂的一家小型下游配套企业,看中汊河不断壮大的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形成的集聚效应,2016年搬迁至汊河,经过数年的市场拓展,2020年实现产值1.6亿元、税收950万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内配套企业众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链,吸引了更多长三角地区其他轨道交通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已入驻轨道交通企业138家,高铁七大类168个主要部件可生产近百个,达到“高铁、地铁上所能看见的,汊河均可生产”的能力,已经形成了铁路客车、城际轨道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2019年,来自浙江的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在汊河建厂。“我们经过仔细考察,发现这里产业链完整,从钣金、焊接到涂装、机加工一应俱全,有助于我们轨道交通企业抱团发展。”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该项目将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税收2054万元。

  自2009年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来,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汊河经开区,已经陆续孕育了563家企业,其中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企业252家。经开区围绕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特色产业,精准招引项目,着力形成产业集群。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为了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深度融合发展,南京江北新区与来安县共同编制完成《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策略研究》,功能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江北新区37平方公里,汊河35平方公里。在功能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实现产业协同、交通互联、设施互通、服务共享、人才互认。

  “在产业发展上,我们立足错位发展、配套融合,南京江北做研发,来安汊河做制造基地,实现优势互补。”来安县发改委副主任汤巧声介绍,顶山—汊河新型功能区聚焦“轨道交通及汽配、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四大板块,立足长三角,致力于打造江北新区最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截至目前,顶山—汊河新型功能区已招引项目8个,总投资31.73亿元,已开工建设2个,竣工3个。

  为了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企业登记“跨省通办”需求,来安县加速试点“长三角滁宁一体化协作区”登记制度改革,在政务大厅设置企业开办“跨省通办”专窗。今年5月18日,来安县与浦口区签订了《“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涉及企业开办11类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提供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5月20日,由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浦口市民刘士成核发的营业执照,成为全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通讯员 苗竹欣 记者 罗宝)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三角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850860.com/index.php/post/595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来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的“小城之变”

安徽来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的“小城之变”

  人民网滁州9月26日电 (周坤)“现在开车来回,再也不用堵车了。”每天一大早,华非铁路机修工尤文武都会从南京家中开车去滁州市来安县的汊河经开区上班。去年9月底,随着新汊河大桥半幅通车,...

安徽这十年丨长三角一体化安徽在行动

安徽这十年丨长三角一体化安徽在行动

  7月20日上午9:00,安徽省委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安徽专场,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介绍了安徽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的相关举措。   ...

踏遍青山人未老!康养一体化长三角下一步“大棋”

踏遍青山人未老!康养一体化长三角下一步“大棋”

  “医”路传承,“医”生相伴。今天,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如今,医疗问题不仅仅是看病,更是治未病,康养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近日举行的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

安徽:勇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开路先锋”

安徽:勇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开路先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省际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合肥及池州等地机场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加快建设今年以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

头条安徽省领导对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22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作出批示

头条安徽省领导对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22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作出批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头条 安徽省领导对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22长三角...

共话长三角一体化|沪苏浙皖四地专家共话长三角加快经济恢复与重振

共话长三角一体化|沪苏浙皖四地专家共话长三角加快经济恢复与重振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面对疫情的影响和挑战,长三角地区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安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采访四地专家学者,共同建言献策。...

长三角跨省新生儿入户服务再升级:从“缴旧寄新”到“直接打印”

长三角跨省新生儿入户服务再升级:从“缴旧寄新”到“直接打印”

  大皖新闻讯 12月8日下午,记者在上海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注意到, 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先试后,12月8日起,“长三角区域跨省(市)新生儿入户服务”的申请人,在入户申请经户籍地审...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融入“一体化”赢得大舞台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融入“一体化”赢得大舞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融入“一体化” 赢得大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