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溧阳:乡村振兴焕新生共富路上绘新景
青山叠翠,溪水潺潺;千亩茶园,绿意盎然;道路整洁平坦,屋舍错落有致;村级产业欣欣向荣,村民生活充盈实在……走进常州溧阳社渚镇宋村村,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宋村村按照“党建作引领、产业筑基础、美丽搭载体、乡风提内涵”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做强红色特色,坚守绿色底色,逐步走向乡风文明、村民幸福、村容整洁、村庄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垃圾堆、柴草堆、杂物堆都被清理干净了,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都是风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舒心多了。”村民徐国真说,大家将村子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宋村村环境显著改善,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村居卫生环境整治将‘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作为突破口来抓,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外,还重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谈起宋村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上的经验做法,村党总支书记宋德喜滔滔不绝。
宋村村全域划分为16个人居环境整治责任区,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负责每日责任区卫生的督查和各户环境卫生整治的指导工作。“我本来对整治自己门口的卫生工作毫无头绪,多亏片区党员的出谋划策和暖心帮助,现在连柴火都有了自己的‘家’。”村民宋婷指着由党员帮忙搭建的柴火屋,脸上笑开了花。
为了营造环境整治“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干群合力”的良好氛围,宋村村还积极推行“蕞美庭院”“卫生文明户”评比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现在大家都铆足了劲争做示范典型,也正因如此,乡村美了、村风淳了、人心齐了。”村民们纷纷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竖起了大拇指。
宋村村利用“溧阳1号公路”穿村而过的特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让“美丽生态”持续升值为“美丽经济”。
位于“溧阳1号公路”旁的社渚傩园为宋村村旅游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年吸引大批学生前来研学,为乡村发展带来了不少人气。“溧阳傩文化博物馆是目前江苏省内唯一的集收藏、展出和研究为一体的傩文化大型专题博物馆……”日前,记者走进傩文化博物馆,看到讲解员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感受傩文化的魅力。
同时,宋村村因地制宜地将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发展。走进宋村村下属自然村窑头村,梦麟阁、土墓墩、岳家军寨遗址、古窑、钟山庵等遗迹让人大饱眼福,画有探花郎故事的彩绘墙也吸引不少游客驻足研究。文化与艺术悄然滋养着这个小村庄。
宋村村依靠山、水、田、园、池等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吃、住、行、游、娱等诸方面的服务水平,着力开发集旅游、吃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园、山庄,增强长远发展后劲。
“村西边的团山被开发成了和平生态园,北边也相继建成了傩文化博物馆、锦天苑生态园、成靓圆山庄等景点,‘溧阳1号公路’又将田园、乡村、景区等串在一起。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成了我们村的一大亮点。”村民宋超欣喜地说道。
产业发展不仅关联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更是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牛鼻子”。近年来,宋村村持续做强特色经济,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村民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比上年度增加23%。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宋村村摸索出以茶叶种植、青虾养殖为主导的发展路子。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村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茶叶企业,完成土地流转,发展高效生态观光茶园,有效带动了休闲旅游、乡村民宿、特色餐饮、健康养生等全域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青虾养殖则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养殖散户凝聚在一起,进行无公害及标准化集体养殖生产,实现了“建起一个合作社、兴起一片产业、富起一方百姓”的新效应。“加入泽彬青虾养殖合作社后,我们可以享受统一农资购买、技术服务、订单销售等服务,承担的养殖风险大大降低。”青虾养殖户尹国庆脸上难掩喜色。
好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宋村村将荒地开发成集游园观赏、科普文化、休闲品尝、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泓螯农业采摘园,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占地200余亩的果园,现在每亩纯收益超过3000元。
“我们会继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整合,促进现代元素与原生态资源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经济发展路子,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生态绿’成为美丽乡村的‘颜值担当’。”谈及宋村村下一步的发展,宋德喜思路清晰。(溧阳市融媒体中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