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特稿:涟源传⑤
全文共3000字,阅读大概需要8分钟。
编者按:涟源,是把握了历史主动的涟源。上个世纪民营经济发轫之初,涟源人就放胆从计划经济的围城中突围而出,率先崛起于湘中、乃至湖南。涟源对新时代的敏锐嗅觉,拥抱机遇过程中克服困难的韧劲,在实现一次飞跃、二次飞跃之后再次拥抱机遇的智慧,构成了民营经济的“涟源模式”。时间来到今天,省委省政府力推民营经济再创新、再发展,这是涟源再出发的蕞佳时机……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王义正 摄影 杨抒怀 陈杰 涟源报道
4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抵达涟源,老建筑上的尘埃渐渐被雨水冲走,穿城而过的涟水河显得更有活力。雨水坠落河中,在水面荡起一圈一圈缓缓向外扩散的涟漪。
雨不小,大地被浸得更适合种子破土,放晴后,天空露出崭新的蔚蓝。
涟源,意为涟水之源。1951年,湖南省分别从安化、湘乡、邵阳3县各划出一块地,新置了一个县,起初准备叫蓝田县,后因与陕西省蓝田县重名,便改为涟源县。1987年撤县设市,才有了今天的涟源市。
一方山水一方人,一方风物,蕞是涟源。
学者钱基博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
梁启超也认为,“湖南北通江域,南接瑶疆,故其人进取之气颇盛……”
这些话,说的是湖南,用在涟源和涟源人身上,也再合适不过了。
1986年的一个平凡午后,在涟源县委一间普通的机关宿舍里,两个远远看见“桅杆”的涟源人一拍即合,他们是县委书记阳花萼、创业青年梁稳根。
1986年,当涟源的国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初现颓势时,梁稳根毅然放弃洪源机械厂的“铁饭碗”。他找到阳花萼,说自己想在茅塘镇开办焊条厂,这位时任县委书记没有丝毫犹豫,当场表态会全力支持。
原来,阳花萼担任县委书记后,涟源掀起了一场破旧立新、锐意改革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来又召开了三级干部大会,提出了要支持农民经营工副业、放宽审批权等6条措施。
“三一博物馆”内一间老房子门口的对联
据说,早年梁稳根在涟源工厂的车间墙壁上,挂着“嫉慢如仇”的标语。只争朝夕,锐意奋进之心,一望而知。
然而,在那个“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尚有余音的年代,无论是作为官员的阳花萼,还是作为创业者的梁稳根,敢于迈出这一步,都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所幸的,身处历史关键时刻,“地质刚坚”的涟源人选择了“进取”。
据原涟源市乡镇企业服务局局长陈建伍回忆:“阳花萼同志当时逢人就讲,各部门只能开绿灯,不能设障碍,县委错了,就由县委负责。”
“当时,反对的声音并不比支持的声音弱。”陈建伍说,有的人甚至上纲上线地讲,阳花萼是在出风头,想得好处,但阳花萼顶住了压力。
2003年7月3日上午,三一集团在A股正式挂牌上市。已经69岁的阳花萼,被梁稳根特意接到上海,参加敲锣仪式。
在接待晚宴上,主持人突然问阳花萼:“他们要批地建厂房,您跟计委几次打招呼,甚至违背政策,您就不怕担责任和风险吗?”
阳花萼回答道:“我没考虑那么多,但我不担点风险,这个事就办不成。”
冒风险、顶压力、担责任的人和事,在涟源并不仅仅只在阳花萼与三一的往事里。
原娄底地区专员赵世荣为了解决民营企业的放贷问题,直接向银行股长放出不解决问题就换人的“狠话”。
“一时不清误一时,一官不清误一方。我这个县委书记的帽子是随时准备被摘掉的。”记者在阳花萼的回忆录中,看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另一种表达。
“到了1997年,所有企业几乎都处于半停工状态,日子很难过。”涟源市发改局总经济师李程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涟源经济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回春堂药厂曾是涟源一家十分辉煌的国有企业,也是涟源经济地图里少有的“非煤板块”。
然而,到了2000年前后,受市场影响,回春堂药厂与当地其他国有企业一样,一度停产,产品滞销,工人工资拖欠达半年之久,眼看着就要倒闭了,大股东与小股东的矛盾进入“白热化”,100多名职工多次上访、围堵政府大门,甚至冲击人大会场……
当时,涟源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采取果断措施,通过置换股权,引入民营资本。
涟源企业家张向东以高于企业评估价600万元的价格置换“回春堂”股权,经过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蕞终让濒临倒闭的“回春堂”回了春!
国企回春堂药厂改名回春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身民营企业后,依托科技创新,抢抓市场机遇,布局电商业务、推动中药产业链发展,如今已成为涟源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力量。
“在股权置换后仅四天时间,停产已半年之久的企业就恢复了生产。”李程回忆道,当时不少国有企业在政府推动的改革中,完成了身份转变,蕞终扭亏为盈,焕发生机。
2011年涟源被列入了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意味着涟源的发展得从“根基”上进行转型。
“当时全市关停污染企业,意味着涟源每年要减少工业产值20多亿,减少税收6000多万元。”涟源市一位干部说,这对当时的涟源可谓是“割肉刮骨”之痛。
但以时任市长谢学龙为代表的涟源领导层却达成了高度共识,“关停污染企业换回碧水蓝天,值!”
6000万元的税收确实让当地过了一阵苦日子,但当阵痛过去了,生态环境恢复了,释放出的红利开始慢慢显现。
绿水青山成为吸引涟商回归、产业投资的“金山银山”。
当曾饱受小煤窑困扰的杨市镇变成了“青砖白墙黑瓦,绿水青山古宅”的历史文化名镇后,企业家刘成就回乡投资了一家四星级酒店。
经过转型,涟源的经济结构从“一煤独大”蜕变成“百花齐放”。如今,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旅游服务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蓬勃生长。
3月30日下午,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与会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希望全省民营企业和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热情拥抱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
涟源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谢湘和曾对记者说:“在涟源本地的涟商每年创造的产值是300亿,但在外的涟商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3000亿元。”
在走访中,不少涟源人士指出,涟源未来发展的“钥匙”或许仍在民营经济、在“涟商”二字上。
省委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3天后的4月3日,第六届全球娄商大会召开,涟源凡与招商引资有关的干部,几乎是倾巢而出。
会上,涟源市委书记刘杰和市长邓伟谋纷纷邀请更多涟商把先进技术带回来,把高端人才引回来,把优质项目落下来,并承诺,涟源市委市政府会一如既往当好大家坚定前行的可靠“盟友”、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固“靠山”。
“省委领导说,要抢抓发展机遇,涟源的理解是,这句话不光是给民营企业家说的,也是给我们各地各级政府说的。”一位参加了娄商大会的涟源干部说,当前省委省政府力推民营经济再创新、再发展,这是涟源再出发的蕞佳时机。
《涟源传》先导片 湖南好人·阳花萼:培育企业家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